常規資金週轉時代A股如何表現

來源: 代書     發佈時間: 2010/2/23 下午 04:24:04    返回  打印
資金週轉,進入2010年,央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一系列收緊流動性舉措標誌著中國將進入“常規資金週轉”時代,2009年“資金週轉狂飆”的時代終結。
資金週轉進入2010年,央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等一系列收緊流動性舉措標誌著中國將進入“常規資金週轉”時代,2009年“資金週轉狂飆”的時代終結。

2月12日晚間央行宣布,2月25日起存款準備金率將上調0.5%。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初步估計回收銀行體系流動性約3000億元;時隔一周時間,美聯儲2月19日也意外上調貼現率0.25個百分點,這是美聯儲三年多以來首次上調貼現率,吹響了美國寬鬆貨幣政策退出的號角。

筆者認為,央行之所以在一個月內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由於1月份銀行資金週轉發放規模過大所引發的,同時也可減輕春節後貨幣回籠壓力。在去年全年以及今年1月份天量貸款投放的背景下,防禦通脹、適度回收流動性將成為今年央行貨幣政策調控的重點。

眾所周知,從銀行角度說,增加資金週轉有百利無一害,不僅可以增加銀行的利潤,又能對不良資產起到稀釋的作用,同時還能增加市場份額。但是從中國經濟而言,如果不能有效約束銀行的過度資金週轉,那麽資產價格將會繼續上漲,最終導致資產泡沫不可收拾,並壓垮實體經濟。

如何抑制銀行資金週轉過快增長,當前央行較為可行的手段就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按照今年年初的銀行資金週轉膨脹速度,如果不加以控制,很有可能產生惡性通脹。在防通脹與穩經濟的權衡中,央行不會對通脹風險坐視不理。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物價壓力還將繼續增大,因此緊縮政策預期仍在升溫中。

首先,由於春節因素,2月CPI很可能進一步攀升。其次,在6月份之前,基數效應將造成CPI、PPI的同比數據處於高位。最後,春節期間商品市場一改節前疲弱態勢,在美國經濟好轉預期下大宗商品價格強勁反彈增添國內通脹變數。這些因素將使得節前略有緩解的通脹預期再次升溫。

回到A股市場,儘管央行再度祭出“政策拳”旨在收縮金融體系流動性,防止資產品價格泡沫不斷吹大,但是由於在出台的時間上明顯早於此前市場預期,此舉必然會加劇市場對收縮流動性的憂慮。對A股後期走勢的影響,筆者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闡述。

首先是心理影響。可以肯定的是,緊縮政策的出台並非直接針對股市,而且從發布政策的時間看,又是在春節假期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晚間。種種跡象表明管理層並不希望這些緊縮政策給市場帶來劇烈的震動,用春節長假時間來消化對政策的理解,起到平抑市場波動的作用。
回到列表